(通讯员:何卓伦)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2021年适值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为了纪念它为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继承和发扬其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文学精神,4月24日,我校文学院和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隆重举办“创造社与现代中国文化——纪念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郁达夫研究会、田汉研究会主办,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新文学史料》杂志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澳门大学等各地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创造社后人代表郭沫若先生的女儿郭平英女士,郁达夫先生的长孙郁峻峰先生,郑伯奇先生的女儿郑敏女士也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4月24日上午八点半,“创造社与现代中国文化——纪念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开幕式由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王晓鹃教授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致开幕辞,他指出,创造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它深度参与并大力推进了五四文学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小说、诗歌、戏剧与文学批评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创造社不仅影响了一代“五四青年”,而且与陕西师范大学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944年,创造社元老郑伯奇先生担任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科主任,由此成为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任系主任,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创造社成立于五四精神的感召之下,无论是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还是打出“革命文学”旗帜,创造社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实践同发展,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创造社”成员的身上体现出一种不落窠臼、敢为人先的意志品质,一种“少年中国”的活泼与朝气。今天我们纪念创造社,就是要学习它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笔耕不辍,奋力拼搏的精神,努力推进我校中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随后,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闫文杰致辞,他介绍了文学院悠久深厚的学术传统,指出正是有郑伯奇先生等老一辈学人的成就和努力,才有了学院如今蓬勃发展的兴盛局面。如今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雄踞西北的研究重镇和古都长安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举办这次研讨会,一方面是为了学术探讨和交流思想,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一流”建设的成绩。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创造社后人代表郭平英分享了有关郑伯奇的日记本与郭沫若纪念馆的一段往事,用生动的讲述与充满温度的回忆将人们带入“创造社”成立的历史现场中。同时她指出创造社在目前依然处于不为大众所知的状态,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有助于让更多的青年人感受创造社的青春情怀、青春胆魄、青春文章,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创造社、喜欢创造社。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蔡震指出,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三十年前,也即创造社成立七十周年的时候召开了以其为主题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三十年过去,创造社研究无疑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他相信在创造社成立百周年之际,由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承办的本次学术研讨会一定会推动创造社研究深入发展。
郁达夫研究会会长苏立军介绍了郁达夫研究会的概况和发展经过,以及学会为普及和推广郁达夫的文学精神而进行的活动。他指出,郁达夫的形象常会因为他的小说《沉沦》而被人误解,因而向广大师生普及和推广郁达夫研究的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指出,从1992年举行的“纪念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起,每隔十年就有一次大规模的盛会。本次会议纪念创造社一百周年,把创造社放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的会议让人们有理由相信,郭沫若、创造社的研究一定会持续不断、代代相传。刘勇还就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以及创造社的历史贡献发表了精彩见解。
最后,会议主持人王晓鹃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纪念本身,将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学科建设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后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共包括上午的主题发言以及下午的两个分论坛与青年论坛。上午的主题发言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与《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主持、北京大学高远东教授与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评议,郭沫若纪念馆蔡震研究员、李斌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商金林教授、高远东教授;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厦门大学王烨教授;乐山师范学院杨胜宽教授分别以郭沫若与创造社的关系、创造社与其周边人物的关系、创造社的文化策略、郭沫若的古代史研究、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以及郁达夫的小说等方面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在下午的分论坛及青年论坛中,来自不同科研院所的23位学者与11位硕博士研究生、2位本科生分别就创造社与现代中国文化、创造社同人的创作与翻译活动、以及创造社史料的考证与梳理等方面先后作了精彩的发言。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会,更是一场必将载入史册的高水平的学术讨论会。
学术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李斌研究员主持。李斌研究员讲述了与我校文学院合作举办此次大会的缘由,表达了对会议承办方的感谢。在闭幕式上,国际郭沫若学会执行会长、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魏建教授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中提交的论文已经大大超越了1991年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创造社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阶,具体表现在选题的创新、内容的深化两个方面。然而,也存在着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不足,对此前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了解不够的问题。因而他强调,无论是传承式研究还是翻案式研究,都离不开对前人研究的掌握,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李跃力教授致闭幕词,他介绍了承办此次会议的经过,并指出此次大会成果斐然,不仅有知名学者的高水平论文,也有青年学者乃至硕士生、本科生的崭新探索,大大推动了创造社的研究。大会的亮点还在于专门设置了青年论坛,郭平英女士、魏建教授和李斌研究员全程参与青年论坛并予以指导,展现出他们对青年学者的关注和殷切期盼。最后,李跃力副院长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诚挚谢意,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文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大会结束后,4月25日上午,文学院和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还举办了以“深入与开新:历史意识、文献整理与社团研究”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十五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论坛由文学院副院长李跃力主持,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和我校文科资深教授赵学勇做学术总结。
“创造社与现代中国文化——纪念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创造社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的一次集体亮相,为推进创造社研究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对提升文学院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推动陕西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