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文苑)7月8日下午,现代汉语党支部线上召开了“说身边故事、讲切身体会、悟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会议中,支部党员教师都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所感所悟。
李虹、昌梅香、余跃龙、刘艳和张永哲老师分别讲述了在本学期疫情期间,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经验,并将平时总结的课后反思拿出来相互交流,感慨疫情下的网课,与学生沟通、讨论得更多,可能是他们对着屏幕敲字比对着老师说话更放松的缘故。同时,这几位老师也表示,今年学生写与方言相关的毕业论文的不易,主要是初稿完成期间,恰逢疫情最为严重之时,所以他们原计划奔赴实地的田野调查只能改为电话调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调查范围或者减少原定的方言点数量。
邵琛欣老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余跃龙老师寒假期间回到了山西太原,所以他们疫情期间的感受比我们这些在西安的要深切得多。
邵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讲了她的切身体会,一是介绍了疫情期间,东京都及东京大学的一些举措。东京从4月6日宣布进入“紧急事态”,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学校等公共设施全部关闭,便利店、超市、医院、餐饮等维持生活必需品的场所缩短营业时间,只有交通工具照常运行。6月1日起,东京大学校园恢复正常开放,研究室和图书馆限时开放,但只能借出,不能在室内阅览。东京国立图书馆也施行了预约抽签制的入馆方案。二是有感于国内朋友的关心和学院领导的关怀。疫情在东京变得严重的时候,学院和国内的朋友都给自己寄来了医用口罩,并叮嘱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看到快递箱上那行熟悉的地址,邵老师感动良久:战“疫”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形单影只,一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陪伴;战“疫”更不是一个国家的孤军奋战,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环环相扣。三是谈了自己的科研进展。疫情期间,研究课题所需的文献都只能在电脑上翻阅电子书籍,尤其是竖版古代文献的阅读极为不便,大大减缓了研究进程。访学合作导师开设的《楚系文字研究》课程使用zoom平台上课。尽管有诸多不便和限制,自己的研究报告还是按期顺利完成了,也得到了合作导师的认可。
余跃龙老师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寒假里得到了组织的深切关怀和指导。全家于1月19日返回太原过年,正好赶上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疫情期间,学院张荣华主任、黎秋阳老师邀请自己加入文学院外地教工群,将我校抗“疫”的政策和规定、防疫指挥部命令第一时间发送给自己,并且每天督促全家人上报身体状况。余老师深深感受到了人虽在外地,但是学院的深切关怀,使自己及家人在这场疫情之下心不慌,有依靠。二是入党转正过程让自己印象最为深刻。一方面,在自己对预备党员转正的相关流程和材料不熟悉的情况下,开元平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辛田老师在疫情期间,在忙碌的毕业季,不厌其烦地帮自己整理材料,录入电脑,联系所属支部,使自己顺利从原单位转移了组织关系,余老师非常感动。另一方面,入党转正的日子是6月18日,按规定,一周之内需要召开党支部会议。6月22日,刘艳老师作为现代汉语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李虹、昌梅香、张永哲、邵琛欣等老师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讨论并通过了自己转正的申请。会议当天天降暴雨,自己虽被堵在路上,无法与大家见面,但是同志们严肃认真的态度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入党记忆。余老师最后还提到,疫情期间,大家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不便,这时候解决问题的是我们的党组织,是我们身边的各位党员同志。大家虽然没能去抗“疫”前线,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但是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践行自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抗“疫”故事。
最后,支部书记刘艳老师进行了总结,指出支部成员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为语言教学与研究队伍中的一分子,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强语言服务的意识,提高我们的语言应急能力,为国家的应急语言能力建设和应急语言学建设奉献绵薄之力。
支部成员一致认为:战“疫”不分你我,战“疫”不分国界。